新民晚报读者俱乐部栏目特邀我院神经科医师刘主任为广大患者读者朋友讲解怎样防止精神障碍的发生以及如何就医治疗
失眠抑郁须防精神障碍
失眠,中医称“不寐”,使人睡不着,头痛、头昏、耳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感兴趣。失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高血压、冠心病等80多种疾病发生,并可直接诱发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因此医师认为健康的体魄来自高质量的睡眠。
精神障碍以基本个性来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精神分裂、精神活动环境的失调为主要特征。患者一旦患病就会狂躁不安、抑郁、失眠多梦、胡言乱语、自卑自扰、有幻听恐惧、怕黑、怕登高等处境恐惧,有社交恐怖、心灰意冷、轻生等各种精神状态。许多患者为了控制病症,采取服用镇静、催眠类西药,服了几年、几十年的西药,发生如烦躁、恐惧、心悸、甚至盗汗、浑身震颤等症状 ,反复发作。戒断很困难,硬性戒断会有生命危险,因此便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成了终身的病人,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令本人和家人痛苦不堪,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也给社会造不良影响,这对患者来讲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魔。
在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中,我们不断总结前人和当今国内外治疗神精、精神疾病的临床经验,将古典中医理论精华与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无数次的分析和比较,终于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医特色的攻克失眠、神衰、抑郁、精神疾病的新途径。
因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精神、神经活动异常,中医治疗着重在于辨证施治、融汇贯通。辨证施治是祖国中医中药制胜法宝,准确辨证,一证一药,解决了传统一药治百病的弊端,只有打破常规,才会有突破有创新。按此观点下药,加减给药,分期治疗,直到巩固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七情太过、内脏功能失调、脾肾两虚、肝火郁结湿痰内停、血气凝滞、火痰相搏,导致失眠多梦、多疑焦虑、抑郁狂躁、幻听恐惧、偏病征强迫,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的抑制,改善微循环。充分利用纯中药的生物活性,在短期内达到迅速入睡,从而消除失眠、神衰、抑郁、烦躁等症状 ,突出中药治本作用之特点,使患者摆脱服西药产生的药物依赖性、成瘾性及不良反应。